7月10日11时,在大垸子泵站,推土机、挖掘机轰隆作响,200多名防汛人员手持铁锹、编织袋,装土筑围堰。向会圣和前几天一样,在围堰上巡查。 今年35岁的向会圣是沙湖镇副镇长。入梅以来,我市接连暴雨,水位上涨。处于我市地势较低的沙湖镇,汛情严峻。 5日,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后,沙湖镇组织党员群众上堤抢险,他带领60名巡堤人员驻扎大垸子泵站险段,全天候巡查440米东荆河险段大堤,随时关注水情。并组织150人的抢险突击队,全力投入抢险,将1500米长的改道河堤防险段加高培厚。 “当时通顺河水位上涨厉害,我们负责其中500米长的一段堤坝的防汛。”向会圣说,那一晚,他们穿着雨衣,冒着暴雨,忙到了次日清晨6时。大风大雨中,大家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忘我的工作,为大垸子泵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6日,暴雨持续下着。在防汛指挥部的帐篷里,休息不到2个小时,向会圣又回到了围堰上,一边指挥着党员群众筑围堰,一边来回巡查,关注着险情。从清晨坚守到次日凌晨1时,等党员群众晚上换班休息后,他又上围堰巡查了几遍。随后,他还要赶到不远处的东荆河堤上巡查,每天工作结束往往到了次日凌晨3时,睡眠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 7日开始,应急管理局、公安、消防、检察院等部门党员干部,以及张沟、郭河、沔城等乡镇民兵到位后,大垸子泵防汛人员得到了充实,向会圣的工作才缓和了一点。 “看着通顺河水位降低,再苦再累也值得。”向会圣说,很多村民放下家里田地、房屋、鱼池被淹的险情,奔赴一线抢险,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义无反顾,起到带头作用。(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谢伯康 通讯员 万惠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