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伙加把劲儿,把堤坝垒高点。”7月11日一大早,55岁的夏志金带头扛起沙袋,用嘶哑的声音,指挥17名党员群众一起加固老采桑泵站堤坝。 老采桑泵站与排湖接壤。一大早,在村里巡堤的夏志金发现堤坝出现漫水险情,当即组织村民前来抢修。 “新一轮降雨来了,得抓紧加固加高堤坝,守护好自己的家园。”作为采桑村党支部书记,夏志金说,自己必须向村民负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采桑村地势低洼,连日来的强降雨导致大量农田、鱼池被淹,村民损失较重。7月5日起,夏志金便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全力组织党员群众排涝排渍,开展生产自救,努力把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采桑一组泵站年久失修,无法正常运转。夏志金拿出自家抽水泵,自费购买配件,帮助村民抽排田里的渍水。采桑村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夏志金的身影,他总是第一个下水,摸排漏口,排除隐患。 “雨夜,水太冷,起来冻得发抖。”一次下水抢险,夏志金冻感冒了,连说话都难受。没有时间打针,他吃了点药,依然坚守在一线。 在夏志金的带动下,采桑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防汛抗灾。该村党支部委员杨士俊不顾二次中风危险,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和做好后勤保障服务;支部委员曹汝深主动申请到地势最低的八组“扎笼子”;妇女主任邓敏顾不上自家鱼池损失,挨家挨户做好群众安抚工作;村治保主任杨洪海积极参与抢排、关闸、值守、指导农户生产自救,他们筑起一道“最坚固的堤坝”。(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李辉 通讯员 沈伟 沈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