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增进共识 凝聚人心
民建委员组 肖剑 为加快推进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现,我建议: 挖掘资源,打造产业融合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级稻鳝共作产业园、生态循环产业园、虾蟹产业园、富硒食品产业园、农旅产业园。 丰富业态,培植产业融合新优势。以华美、顾大嫂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发展“加工农业”;以沔阳小镇、梦里水乡等名胜景区和郑场渔泛等村为引领,发展“旅游农业”;以市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引领,发展“电商农业”;以菇珍园为引领,发展“循环农业”;以仁和合作社、诺佳合作社为引领,发展“服务农业”。 培强主体,构建产业融合新矩阵。加大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形成矩阵发展格局。加快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每个产业有“龙头”引领、每个村有主体支撑。 推进创新,拓展产业融合新空间。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采取订金、薪金、租金、酬金、奖金、基金、红利等“六金一利”的联结方式。 强化保障,增强产业融合新动能。结合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等举措,破解产业融合发展土地瓶颈制约,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项目,实行用地指标单列。 招商引资不松劲 经济底盘要筑牢 党群委员组 雷金贝 招商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是做大地方经济总量,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我建议: 要突出优势产业抓招商。好钢用在刀刃上。要围绕“6+1”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龙头项目,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引进更多新兴产业类、科技创新类、总部机构类、优质资本类等大项目好项目,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要突出理念转变抓招商。变“饥不择食”为“虎口夺食”,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变“要我招商”为“我要招商”。梳理“6+1”主导产业链条,策划包装一批有前景、有规模、有效益的优质项目。支持企业与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引进一批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挖掘企业、商会潜力,推进“以企引企”“以商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