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熊望道老人家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您们看,我们上半年就开始吃这水,这可都是您们的功劳!”将“客人们”迎进屋,老人疾步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在晨光的照耀下格外清亮。 老人家的来客是市委第三巡察组的巡察干部。回忆过去,老人脸上浮现出巡察干部们初见他时的那般愁容。“这要是放在一年前,我想都不敢想,那时家里的水龙头就是摆设,吃井水又黄又苦,买桶装水又吃不起。”他说。 时间拨回到2019年5月,市委第三巡察组刚进驻熊望道老人所在的乡镇,他便和数十名群众前来反映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就是巡察“利剑”刀锋所向。望着来访群众焦急的眼神,巡察组连夜召开组务会,决定分头到村组、水厂及管网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很快,巡察组调查得知,该镇农村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任务近25万米,当前仅完成了第一阶段13万米任务,全镇36个村(居)仅有12个村(居)接通了自来水。 “水改由三个机构负责,管理体系不规范。”“群众多次反映水改问题,仍有干部以地势低、设施老化、渔民居住分散为由不予解决。”没多久,巡察干部便掌握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该镇水改未到位的原因基本清晰。 “水改进度迟缓,问题根源是镇党委对群众疾苦关心不够、重视不够,在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方面缺乏足够的担当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时任市委第三巡察组组长的余日富向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严肃指出问题所在。 对于巡察组的反馈意见,该镇党委照单全收、全面认领,迅速成立全域供水办公室,建立“金字塔式”管理体系,签订供水协议和委托经营管护协议,并因地制宜制定边建设边供水方案。 半个多月后,原定工期半年的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已提前完成80%。真巡、实改,让老百姓拍手叫好。 今年9月下旬,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各巡察组组建5个专班,对九届市委巡察的84个地方和单位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 面对“回访”巡察干部,熊望道感慨万千。“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为生活用水发愁,这‘巡’出来的‘幸福水’,做起饭菜来比以前更香了。”他说。眼下,该镇36个村、4个渔场共4.2万人已全部吃上自来水。 “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九届市委巡察共推动解决了问题1978件,其中涉及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165件。”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表示,将继续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用巡察的成果和实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文/仙桃日 张曼 通员 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