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发“心药”创一流 ——记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汤金婷 一方实验室、无数实验器材、密密麻麻的实验数,还有无论严寒酷暑,黑夜白昼,总有一个长年驻扎在这里的忙碌背影。 带着梦想,向着远方,在科研上不断攻坚克难,她就是市首届“金牌工人”获得者、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汤金婷。 今年36岁的汤金婷,研究生毕业于三峡大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2013年被湖北科伦作为高技术人才引入。 她刚来时,公司研发部门刚刚成立,虽有集团研究院的大力指导,但基础较为薄弱,实验中试阶段阻力重重。 瘦瘦小小的身躯隐藏着一颗不肯服输的心。她说:“我不怕挑战。”于是,她开始在药物研究开发领域大步前行。 她深入一线,在生产间,从领料到包装入库全程跟进,药品生产到了哪一步,她就跟到哪一步。回到办公室后,她就埋头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方案。 在她的不断努力下,中试推进越来越顺利,现各生产线已逐步实现独立承接创新项目的能力。 没多久,能力强、技术优的汤金婷很快被选为研发部门的负责人,推进产品研发和申。 第一个“瓶子”(2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的申过程让她印象深刻。因为经验不足,送审资料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发现出缺陷项,收到了退审通知。 “退审进行申诉,再过审,这种情况的成功率很低。”汤金婷直言,当时就只有一个念头——第一个“瓶子”不能放弃,一定要争取一下。 她熬了几个通宵,对照缺陷项收集资料,归纳整理,第二天形成初稿并递交总部。后面又不断修改,一周内完成最终版。高达12厘米材料盒的资料整理完成,产品申成功。 由于工作中细之又细、精益求精,至今,汤金婷接手的12个品种的申请均没有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退审。 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新方面寻求突破。汤金婷带领团队建立了国内首个聚丙烯安瓿企业质量标准,攻克了包材相容性、标签相容性、密封性等技术难题,实现了聚丙烯安瓿技术与BFS生产工艺的完美结合。 由她主导开发的50余项产品中,33项已通过各级药监部门审批,并实现26项产品成果转化,其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成为国内首批次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纳入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品种清单。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3项。 深深扎根在科研这片沃土上,她不断地汲取提高自身素质的养料,深情地付出对科研工作全部的爱。 悉心钻研的同时,陪伴在亲人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她常常以办公室为家,一个研究方案策划写下来经常是一个通宵;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状态,让她与十岁的儿子交流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