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评论员 春风和煦,山河锦绣。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首都,共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内外,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成了热点话题。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报告还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些科学论断,明确了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关系,凸显出了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环环相扣、有机统一的关系;勾勒出了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光明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卡点瓶颈。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众力、谋创新、开新局,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首先,要下好“先手棋”,为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多“源”。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方面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源头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