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人物电影的悲欢离合里,执着寻找爱和希望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3-06
现在影视圈流行创作现实主义题材,聚焦小人物。现实生活普通人的光影故事为何能戳中我们?一句菜市场里的讨价还价、一顿在外受累一天后回家大快朵颐的晚餐、一场在异乡孤寂行

  现在影视圈流行创作现实主义题材,聚焦小人物。现实生活普通人的光影故事为何能戳中我们?一句菜市场里的讨价还价、一顿在外受累一天后回家大快朵颐的晚餐、一场在异乡孤寂行走时偶遇的烟花……零零碎碎的瞬间,构成了有残缺也有满足的“真实”。

  在生活无解的尘埃里,开出一朵不那么绝望的花。这就是我们愿意走进这些故事的最初动力。

  今年热闹的影春节档过去后,一部名为《拨浪鼓咚咚响》的影进入公众视野。片名让人很容易想到这是关于孩子和童年的故事,但你想不到,它还是一部公路片。

  《拨浪鼓咚咚响》讲述一个失去儿子的绝望男人、卡车司机苟仁和寻找父亲的留守儿童,这两个被命运至暗时刻暴击的可怜人组成“半路父子”,上演了一幕幕幽默、苦涩而感人的公路轻喜剧。

  影海报上印着一句话:“好好笑,不许哭。”这句话点出了这部影的气质和底色,也揭开了现实主义小人物影视作品“何以动人”的一个关键点:我们之所以执着地书写、见证人与人之间的萍水相逢、爱恨离愁,终究是为了找到希望和爱,哪怕痕迹是如此的不易寻。

  《拨浪鼓咚咚响》是一部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陕西原生态影片,影片没有启用一名专业演员,“全素人”本色出演。

  苟仁饰演者是出租车司机惠王军。据导演描述,以前有些半夜叫车的顾客看到他蓬头垢面的形象吓得都不敢上车。开拍前,惠王军就开着货车像苟仁一样到乡村卖货,还卖得特别熟练。

  而小男孩毛豆一角的扮演者白泽泽,是导演从陕北的2000多个孩子中“海选”出来的。

  《拨浪鼓咚咚响》的拍摄缘起也特殊而温暖:导演白志强在农村拍摄盲人题材的纪录片《边走边唱》时,曾在距县城3040公里的一所学校借宿。当时学校只有160个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且至少有一半是单亲家庭。一个孩子偷溜出去找爸爸,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看烟花,这些真实的细节成为导演创作的来源。

  《拨浪鼓咚咚响》中,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毛豆,生活中显露出一大一小两个心灵需求:努力学习考100分见到在外打工的父亲,以及眼巴巴羡慕其他孩子过年放的鞭炮。这两个愿望,都始终无法实现。后来疼爱自己的奶奶也去世了,留下毛豆孤零零一个人。

  意外出现的凶神恶煞般的陌生人苟仁,给了毛豆寻父的希望。苟仁开着一辆如移动商店般的大货车,驶入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子。货车装满了人们日常基本所需品,正如大喇叭喊着:“蔬菜瓜果米面油,日用百货全都有。”毛豆偷偷钻进货车,还不小心点燃烟花。

  苟仁带着毛豆“寻父赔钱”,两人纠缠折磨了一路,竟也慢慢治疗了彼此的伤口。原本市侩吝啬的苟仁,最后甚至为毛豆放了一场浪漫的烟花,还让毛豆坐在自己肩头看。毛豆看哭了:“这真是给我一个人放的?”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